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简史

2022年04月19日 16:31:27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简史

吴佑寿 张克潜 冯正和 王希勤 黄翊东 汪玉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建于1952年9月,建系时名为无线电工程系。当时全国进行院系调整,清华大学电机系电讯组与北京大学工学院电机系电讯组合并建立清华大学无线电工程系。孟昭英教授任系主任。

1952年底,蒋南翔校长到校。他十分重视无线电工程系的建设工作,确定了无线电工程系为我国电子电信工业发展服务的方针,并争取到工业部门的支持。建系初,全系仅14名教师、5名职工和三个年级共百余学生。1953年冬,成立无线电系教工党支部,李传信任书记。无线电系初建期间师生团结协力,共同创业,陆续开出了各门课程,并翻译出版了《无线电基础》《电子管》两部苏联教材。这是国内首批出版的无线电工程类的苏联教科书。1955年中国科学院成立学部,孟昭英教授当选为技术科学部学部委员。1956年孟昭英、常迵二位教授参加了十二年科技规划的制定。1956至1957年,部分师生参加了我国第一座电视发射台的建设,开创了科研工作为国民经济服务的新局面。

1958年,无线电工程系更名为无线电电子学系。同年李传信任副系主任,主持全系工作,1960年任系主任。在此期间大批师生下厂,参加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兴建的电子类工厂的建厂和生产实践,广泛接触了生产实际。此后,全系师生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并同国内科技界、工业界密切结合,全系进入了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的发展时期。1962年清华大学与第十研究院在系内联合设立了无线电电子学研究室,由十院提供研究课题和经费,并选派科技人员参加,组成协作队参加研究室工作。到六十年代初,全系已经形成雷达、数字通信、电视、微波技术、微波电子器件、真空技术与半导体器件等专业。从1952年建系至1965年共招收本科生3089人,研究生96人。到1966年,全系在校学生已达1200人。从1956年至1966年的十年中,完成了气象雷达、雷达数据录取和动目标显示系统、600/1200比特/秒数传机、8 路 PCM通信终端、3cm周期磁场聚焦宽频带行波管、10cm固态低噪声参量放大器等国内领先的项目,并在国内率先开始了硅晶体管和集成电路的研究工作。

1966年“文革”开始后,在困难的条件和混乱的环境下,一些教师仍坚持为学生上课,有的课题组在实验室或到协作单位继续进行科研工作。

1969年和1971年,无线电电子学系的绝大部分教职工和学生分两批迁至四川绵阳,成为清华大学绵阳分校的主体。1970年分校开始招生,边建设边开展教学科研。1972年分校主体建设工程结束。师生艰苦创业,短时间内在山沟建立了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分校。在信息闭塞、物资匮乏、运动频繁、生活艰苦的情况下,广大教职工努力搞好教学工作、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在航空管制雷达、微波数字通信系统、群路数传机、大功率正交场放大管、场效应晶体管和微波晶体管、激光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并与省内的一些重点工厂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协作关系,为当地培养了一批技术骨干。

1977年5月刘达同志任清华校长。经过他和老校长蒋南翔的努力,并于1978年初报请邓小平同志批准,清华大学绵阳分校撤销,搬迁回京。搬迁工作于1978年开始,至1979年5月结束。

1978年起,从绵阳迁回的人员与原留在本校的电视和半导体专业的人员合并,无线电电子学系在校本部重建。1979年李传信兼任系主任,张绪潭任系党委书记。全系在搬迁过程中,保持了教学科研工作的连续性。经过两年多的恢复与调整,全系工作迅速走上正轨。学校于1980年底决定,以半导体器件与物理教研组为基础,建立清华大学微电子学研究所。半导体的本科专业教学工作由系和所共同负责。

1980年吴佑寿教授任系主任,1984年张克潜教授任系主任。1989年,无线电电子学系更名为电子工程系。在吴佑寿、张克潜两任系主任和刘润生、江剑平两任系党委书记主持下,按照学校“一个根本、两个中心、三个结合”和“着重提高、在提高中发展”的方针,在全系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在教学、科研、开发、实验室建设、学生管理和教师队伍建设诸方面都取得了进步。 在教学方面开设了100余门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研究生课程,正式出版教材及专著近百部。其中《高频电路》《信号与系统》《激光原理》被国家教委评为国家级优秀教材。“电子线路系列课”、“信号与系统”、“激光原理”被评为校级一类课。在科研方面,积极参与863 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多方面的横向课题研究。

到建系40周年时,全系已取得了三百多项科研成果。其中,获国家级奖励14项,“自适应和数字电可控非相参频率捷变雷达系统”获国家发明一等奖。获部委省市级奖励 114项,授权专利48项。全系拥有仪器设备4200余台,其中大型、精密仪器 100余台套,折合固定资产 4000万元。设有两个国家级重点开放研究实验室、一个校管研究实验室、一个由全国14个电子厂家合建的EDA实验室和10个系管实验室。全系设有三个本科专业,五个研究生学科,均有硕士与博士授予权。其中,通信与电子系统和物理电子与光电子学两个学科被评为全国重点学科。设有电子学与通信博士后流动站。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教学、科研与生产更紧密结合,有些科研方向与企业形成了长期稳定的协作关系,逐渐发展成为“学、研、产”结合的研究开发实体。在系本科生有1065人、硕士生194人、博士生63人。

1992年董在望教授任系主任。在系主任董在望,系党委书记江剑平、刘序明、彭吉虎的主持下,全系积极参与各项国家级科技计划,科研经费逐年增加;以高技术科研成果为主的系办产业迅速发展,建立了清华阳光、清华华环、文通等系办公司及其他合资公司。从1996年起,本科学制改为四年,在课程设置上,进一步加强了基础和专业基础课的教学,拓宽了专业面,加强了计算机教学。研究生的招生规模扩大。与国外的交流更加密切,从1991年起,聘请了多位国内外专家、教授担任我系的客座或兼职教授,并与国内外的著名企业建立联合实验室,与国外著名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

1997年,龚克教授任系主任,陈旭任系党委书记,一年后冯正和教授接任系主任。世纪之交,在国家科教兴国基本国策的指导下,电子工程系科研经费大幅度增加,基础研究和交叉学科研究加强,课程改革和人才培养取得新的进展,系馆等工作环境也有了明显改善。建系50周年时,SCI论文从5年之前每年不到10篇提高到近90篇,系固定资产达到6654万元,并连续三年获得全校人均效益第一名。

1999年对教研组的组织形式作了改革,把八个教研组合并为五个研究所和一个教研室,即信息光电子研究所、通信与微波研究所、高速信号处理与网络传输研究所、网络和人机语音通信研究所、图象图形研究所、电路与系统教研室。

2000至2001年,全系开展教学思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大讨论,调整了课程体系结构,体现有专业背景的通识教育的培养目标,提倡教师引导下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方法,加强设计性、研究性、实践性的教学内容。在专业基础课程方面,系重点抓五个系列课程的建设,即:信号与系统、电路技术、计算机、电磁场与微波及量子与半导体系列课程。为加强实验教学,重点建设了现代通信教学实验室(包括高频、微波、通信)和计算机教学实验室(包括软件、硬件)。

2005年起全系本科按照电子信息科学大类统一招生,原两个本科专业合并为一个,即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工程系的招生质量始终处于全校最好之列。

2006年,王希勤教授任系主任,刘小明任系党委书记。2008年冯振明接任系党委书记。2010年金德鹏任系党委书记。

世纪之交,党和国家先后启动了“985工程”和“211工程”,学校也制定了“三个九年,分三步走”的总体战略,电子工程系围绕“建设国际领先的电子工程学科”“从‘跟随者’(follower)变成‘领跑者’(leader)”的愿景,以创新为引领,开启了一系列突破性改革,取得显著成效。

2008年,为了加强实验教学,把中央主楼九层全部划出成立教学实验中心,对场地、设备、岗位等实行统筹管理;同年将电路与系统教研室更名为电路与系统研究所。2010年,根据学科发展需要,将通信与微波研究所拆分为通信研究所和微波研究所,将图像图形研究所与网络和人机语音通信研究所合并成立信息认知与智能系统研究所。2011年高速信号处理与网络传输研究所更名为信息系统研究所。至建系60周年时,全系年科研经费总额超过1亿元人民币,年发表SCI论文超过150篇,年SCI论文他引次数超过1000次,都有大幅度的增长。

为了适应学科和产业的发展变化,满足社会对创新型工程人才的需求,切实实现厚基础、宽口径、多样化的本科培养模式,经过几年的研究,2009年确定以“信息载体与系统的相互作用”为统领电子信息科学大类本科知识结构的核心概念,把多组载体与系统的相互关系统一起来,形成明确的层次递进关系,勾画出电子信息科学类知识体系的结构。在此基础上设计出覆盖两个一级学科知识面的以10门专业核心课程为主体的新课程体系,统一了专业核心知识架构。该课程体系自2011级开始实施。教学重点亦从传授知识向帮助学生构建起知识架构转移。目前已出版核心课教材7部,获评国家级优秀教材2部、市级优秀教材4部,优秀教材获奖总计48项,出版教材被众多高校广泛使用。

2013年,黄翊东教授任系主任,金德鹏教授任系党委书记。

为实现国际领先的电子工程学科,建设世界一流的教师队伍,2013年9月正式启动人事制度改革。从改革的理念、体制机制、实施细则等不同层面开展工作,有效推动了优秀人才引进工作和现有教师的转型,提升了整体人才队伍的水平。2015年顺利完成全系原有81位固定期合同教师的分系列工作,到2021年共引进教研系列教师18人,均入选国家级人才/青年人才项目,逐步形成了学术导向、追求卓越的人才氛围。同时,于2015年启动建立“系级研究中心”,促进系内资源的整合,推动教师之间、各个课题组之间的合作,有组织有意识地开展面向重大科学技术问题和重大社会需求的研究,构建有影响力的成果体系。

2015年7月,在天津市滨海新区中新生态城成立“清华大学天津电子信息研究院”(简称“电子院”),旨在探索一套适合电子工程系成果转化的体制机制,构建起社会信息输入高校和高校科研成果输出转化的新模式,推动电子工程系的学科发展。电子院建院六年来,孵化电子信息学科成果转化企业54家,建成高端光电子芯片创新中心、电子综合检测中心、人工智能大数据中心三个技术平台,医工结合创新中心、新一代融合通信及智慧城市创新中心和先进科技创新中心三个应用平台;为电子信息技术成果转化引育专职人员600余人,与电子工程系联合培养电子信息创新创业工程硕士112人。2020年前起,着重促进电子工程系技术与产业应用合作,推动有组织的科研并与科技领军企业推进大颗粒度科研合作,形成GBT(政府-企业-清华)成果转化创新模式,建设学科引导基金,不断服务清华大学学科建设和地方产业发展。电子院一期建设与发展得到了天津市各级政府的肯定,2021年1月,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与天津市滨海新区政府、中新天津生态城管委会顺利签署了联合建设天津电子院第二期合作协议。

2017年,以培养满足电子信息领域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创新创业人才为目标,启动“电子信息创新创业”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培养模式,目前已招收235人,培养毕业生56人。2021年,以培养先进电子行业急需高素质人才,促进关键领域技术突破为目标,启动“先进电子信息技术”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项目,首届学生将于2022年9月入学。目前每年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约115人,博士生120人。从1999年起,招收在职工程硕士班,目前获得学位的在职工程硕士生累计共672人。围绕国家重大应用需求与产业需要,电子工程系近年来致力于与科技领军企业、国防工业等开展深入合作,让科学研究找准真问题,让研究生真解决问题。

2018年,成立清华校友总会电子工程系分会并组建了校友工作办公室。构建了校友联络体系、校友宣传体系、校友活动体系、校友数据系统、校友服务体系,五大工作体系。五大工作体系的持续运营,有效促进了校友与学校、院系、学生、产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2018年,为了提升电子工程系国际化人才培养能力和国际影响力,建设了“清华-约翰霍普金斯”双硕士学位项目,该项目通过清华大学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两个入口从全球范围招生。自项目设立以来已招收四届学生共28人,首届4名学生已顺利毕业。2019年,启动了“TsinghuaOverseas students Program at EE”(TOPEE)的国际学生访问项目,陆续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西班牙巴斯克应用数学研究中心、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南加州大学签约。

2020年,汪玉教授任系主任,金德鹏教授任系党委书记。

党的十八大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党中央提出了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要求和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远景目标,清华大学也提出了到2030年整体学术水平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的目标。自新世纪以来电子工程系一系列改革任务的完成,标志着电子工程系迎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面向新发展阶段,电子工程系秉承“以人为本、顶天立地、开放交叉”的原则,以培养世界一流研究生为关键性突破点,建设世界一流电子信息学科。

2020年,以“基础夯实、前沿导引、本研贯通”为理念,梳理学科树并启动本研培养改革。在“宽口径、厚基础”的本科课程体系基础上,启动光电子、AI+系统和集成电路三个因材施教项目,探索产教融合培养新模式,为学有余力、专业兴趣明确的学生提供专门的科研指导和产业实践条件,促进本科生高质量、多样化、贯通式培养。同时,面向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推动校企课程共建新模式,与微软亚洲研究院、美团和商汤等行业头部企业联合开设“高等机器学习”等3门专业课程,并面向专业硕士开设“领导力开发”等5门校友和行业专家课程,拓展学生的产业视野、提升综合能力。

2020年,进一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更加重视世界一流人才引进,建立人才招聘委员会,有效加强人才引进工作,以人才引进促进学科建设,两年来共引进青年教师9人。修订教师聘任和管理办法,改进引进、考核、长聘制度,加强准聘期教师的流动,激励长聘教师基于基础创新和国家需要开展高水平研究。建立新教师培养体系,持续提高教师待遇,设立传信青年学者基金、冠名博士后项目等支持教师发展。建立松耦合的、围绕重点方向开展有组织科研的教师团队,搭建交流平台,充分促进学科交叉,目前已组建19个系级科研团队。

2021年,学校成立了集成电路学院,由原微电子与纳电子学系与电子工程系共建,发挥清华大学多学科优势,探索“1+N”联合机制,与相关院系成立交叉研究中心,实现完整覆盖集成电路产业链的人才培养和科研攻关。集成电路学院培养高层次研究生人才,面向集成电路学科的本科生由电子工程系统一培养,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二级学科回归电子工程系。

2021年,围绕电子信息学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梳理电子工程系治理体系,提升学科治理能力。确立电子工程系、校友会、电子院“三位一体” 的管理模式,设立系机关、研究所、专项工作、科研团队四板块管理机制,建设“四轮驱动”的人力资源体系,有效促进教师团队、行政团队、工程团队、外部资源团队协同联动,大力拓展人力资源。建立电子工程系宣传工作新机制,搭建了从虚拟到现实空间的5类媒体信息载体,建立重点工作机制,推出了高品质视频等亮点媒体产品,有效促进了系内系外全体系的信息流通。围绕重点战略方向整合配置学科资源生态,力争构建“政产学研金”全体系闭环生态,推进数字化、社会化、国际化的学科建设新格局。

当前,电子工程系主要建设两个一级学科,即信息与通信工程和电子科学与技术,参与建设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在2002年和2007年教育部组织的两轮一级学科评估中,主要建设的两个学科均排名第一,并均于2007年被批准为国家一级重点学科。2012年第三轮学科评估中,两个学科均位于第四。2017年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两个学科评估结果均为A。近年来国际QS学科排名稳定在前十左右。

到2022年1月,全系在校本科生1041,研究生总数为896人,其中博士生578人,全日制硕士生318人。到2022年1月,目前全系共有教师114人(正高级51人,副高级51人,中级12),院士2人,国家级人才项目教师23人,国家级青年人才项目教师35人。自1986年建立电子学与通信博士后流动站、1998年建立电子科学与技术及信息与通信工程两个博士后流动站,到2021年12月,出站博士后379人,在站博士后71人。

2002年,与香港伟清创新科技有限公司达成捐款3000万元人民币建设1万平米“伟清楼”的意向。该楼2006年奠基,2009年启用。2008年与日本罗姆公司达成捐款20亿日元建设3.3万平米“电子工程馆”的意向,同时将伟清楼交学校但保留一部分用于电子工程系科研。“电子工程馆”于2009年奠基,2011年百年校庆时落成,同步建设了超净室和微波暗室等基础设施。2011年底全系主体搬迁至新馆。2020年启动对“电子工程馆”公共空间部分的改造提升。

至建系70周年时,全系年科研经费总额超过4亿元人民币,年发表SCI论文300篇左右,年SCI论文被引频次超过10000次,以第一/通讯作者单位发表的国际综合期刊(如Nature、Science系列等)论文累计达到17篇。

70年来,电子工程系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人才,其中本科毕业生14302人,研究生6675人。他们绝大多数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可喜的成绩,成为各行各业的骨干。

在纪念建系70周年之际,回顾过去,我们无比自豪,展望未来,我们充满信心。电子工程系力争引领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为祖国电子科技事业培养栋梁之才,为清华大学迈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做出贡献。



在线提交捐赠意向

* 姓名:  
* 电话:  
* 电子邮箱:  
* 我是校友:  
* 感兴趣的捐赠项目:
预留1:
预留2:
预留3:
预留4:
预留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