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江”海,“波”澜壮阔,抒写精彩科幻 — 访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1996级校友江波 | 校友专访
江波 清华大学电子系1996级校友,中国科幻作家代表人物。迄今发表中短篇科幻小说六十余篇、长篇科幻小说六本,代表作品《湿婆之舞》、《时空追缉》、《移魂有术》等。多次获得中国科幻重量级奖项银河奖、华语科幻星云奖,作品《移魂有术》被改编为电影《缉魂》,于2021年1月公映。
行走在半导体光电子之路上 — 访清华电子系副教授汪莱 | 校友专访
汪莱 电子工程系1999级本科生、2008年获得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博士学位,现为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长聘副教授,信息光电子研究所所长。汪莱老师长期从事GaN基半导体光电子材料和器件研究,担任电子系本科生专业核心课《固体物理基础》和研究生专业课《半导体能带工程》的主讲老师。
宽实基础 放眼世界 — 访清华电子系2006级校友朱力 | 校友专访
朱力 本科就读于清华大学电子系,后于美国伯克利大学进修博士学位。毕业后与好友创办光鉴科技,主要致力于研究“3D视觉”。于2018年入选福布斯中国“30 under 30”,成为“消费科技”领域年轻的新锐精英人物。
夯数学之基 领语音识别之先 — 访清华电子系王作英教授 | 校友专访
王作英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语音实验室创始人。1935年出生于江西赣县, 汉族。1954年至1959年清华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无线电技术专业本科毕业。1960年至1963年苏联莫斯科鲍曼高等工业学校无线电技术研究生毕业,获博士学位。在清华大学从事雷达、控制、图像处理和通信等专业的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30余年。任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通信学会通讯理论委员会副主任。他一直从事并负责863智能计算机主题有关语音识别课题方面的研究工作。王作英教授在国内外杂志、会议上发表论文数十篇。1992年被评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待遇的专家。
清华心,江湖梦 — 访清华电子系2003级校友辛旺 | 校友专访
辛旺 现任高榕资本执行董事,重点关注企业服务、产业互联网、碳中和、人工智能、机器人等领域的投资。主导或参与的投资案例包括:高途集团、深鉴科技、极智嘉Geek+、追一科技、天泽智云、奥哲网络、统信软件、smartx、云信达、崧智智能等。曾任职于中国移动总部数据部,任项目经理,负责过中国移动多个LBS相关的产品管理。
扬帆远航 筑梦蓝海 —访清华电子系1999级校友杨帆 | 校友专访
杨帆 商汤科技联合创始人、副总裁,本科、硕士均就读于清华大学电子系。2006年毕业后在微软公司担任软件研发工程师, 之后于2014年参与创建商汤科技,担纲北京公司总经理的重任。杨帆学长在计算机视觉算法产品化、项目管理、研发管理和团队管理等方面拥有十余年的工作经验,拥有PCT发明13项,国内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在微软公司任职期间,其参与研发的技术积累及产出广泛地应用于微软全球主要产品中。2016年入选“北京市优秀青年人才”,同时担任中国电子学会虚拟/增强现实技术与产业分会委员一职。
为国育才,矢志中学教育 — 访清华电子系冯庆延校友 | 校友专访
冯庆延 1930年出生于上海。12岁时随母亲和弟妹五人偷渡日军封锁线寻找父亲,中学期间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度过。1949年考取清华大学电机系。195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留校攻读无线电系研究生。1954年提前毕业,担任系秘书。1959年任系党总支副书记。1962年兼任系学生工作组组。1965年带领无线电系师生参加怀柔四清工作,任庙城工作团党委副书记。1971年在清华大学绵阳分校恢复组织生活,任绵阳分校党委常委。1979年调清华附中恢复附中党的组织,后一直担任附中党的领导工作。1991年在附中退休。
心系质谱科学 铸就红专精神 — 访清华电子系查良镇教授 | 校友专访
查良镇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政府津贴获得者。他从事真空科学、质谱学研究超过六十年, 取得过多项科研成果。近四十年来,主要致力于二次离子质谱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大力推动二次离子质谱(SIMS)技术在中国的应用,是中国二次离子质谱学术会议的创办者。查良镇教授还积极推进与国际二次离子质谱学领域的深入交流,是国际标准化组织二次离子质谱标准制定的开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