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长者功远 爱国者成器 —访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高葆新教授 | 校友专访
高葆新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电子学会会士,微波学会副主任,微波集成电路与工艺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电子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等职。195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无线电系,早年在清华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从事微波低噪声电路、雷达接收设备、微波固体电路研究,并曾在苏联莫斯科大学研究电振荡理论和参量放大理论。承担“七·五”、“八·五”和“九·五”国家科技重点攻关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和重点项目等有关砷化镓集成电路软件系统、毫米波基础技术、单片微波集成电路等多项课题。
征服世界科研高峰的女性攀登者—访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丁晓青教授 | 校友专访
丁晓青 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6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获优秀毕业生金质奖章并留校任教。长期从事智能图文信息处理、模式识别、图像处理、文字识别、生物特征识别、视频智能监控。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三次(2008、2003和1999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一次(1992年),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一次(2006年),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两次,教委等部委科技进步二等奖五次、三等奖一次,95'全国电子十大科技成果奖及863计划先进个人奖等。有27项发明专利被授权。在FAT2004国际评测中获“全面最优人脸验证算法奖”。发表论文近600篇,合作专著5本(其中两本由World Scientific Publishing Co.Pte. Ltd.出版)。提出的“模式识别统一信息熵理论”对模式识别系统的设计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多年来在汉字识别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国际领先的研究成果,并于1992年创立北京清华文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同,成功地进行了科研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推广。在最权威的人脸识别评测FRVT2006中达国际领先水平,推动了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因研发国际领先的文字识别和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和系统,被选为国际模式识别协会会士(IAPR Fellow)、国...
不畏跋涉 凭“高”决胜—访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杨知行教授 | 校友专访
杨知行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微波与数字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清华大学数字电视传输技术研发中心主任。杨知行教授长期从事广播与通信领域宽带传输技术的科研和教学工作,成绩斐然。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和省部级科技奖一等奖4项;获授权发明专利141项;发表论文243篇;出版著作4部。
姚彦:我以通信事业圆梦、报国—访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姚彦教授 | 校友专访
姚彦教授 1938年出生于浙江兰溪。196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长期在清华大学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微波与数字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通信教研组主任,无线电电子学研究所副所长,清华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等职,曾兼任首届国家863计划通信主题专家领导小组成员、全国高技术重点图书通信技术领域编审委员会委员、厦门大学特聘教授、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兼职教授,全军通信抗干扰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信息产业部电子第七研究所客座研究员、中国通信学会微波与卫星通信委员会委员,中国通信学会国际学术工作委员会委员。现为中国通信学会会士,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IEEE高级会员。
殊荣背后: 一对清华校友伉俪的精彩人生—访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校友肖承山、郑亚虹教授 | 校友专访
肖承山 教授于1987年获电子科技大学学士学位,1989年获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至1993年。1997年获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电子工程博士学位。肖教授先后在加拿大北方电信公司、阿尔伯塔大学、美国密苏里大学、密苏里科技大学、美国国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作,并在德国、香港任访问教授。现任美国理海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讲座教授和系主任。肖教授长期从事无线通信、信号处理、水声通信的研究。他的研究成果获得了多项加拿大、美国、欧洲和中国专利。他的发明被成功地应用到北方电信公司的无线通信产品中。肖承山教授先后担任国际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通信学会理事会委员、会士评选委员会委员、会议出版主任、杰出讲师等。2010年至2013年担任通信领域权威学术期刊《IEEE无线通信汇刊》主编。他于2010年当选国际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会士,2014年获得德国洪堡研究奖(Humboldt Research Award),2017年当选加拿大工程院院士。 郑亚虹 教授于1987年获电子科技大学学士学位,同年免试保送到清华大学攻读硕士,1989年获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硕士学位,2002年获加拿大Carleton University工程博士学位。1989-1997年间,她先后在北京牡丹电子集团公司、澳大利亚Sagem ...
用耀眼的激光点亮科学星空 —访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周炳琨 | 校友专访
周炳琨 1956年留校担任助教。1962年,从苏联进修归国回到清华无线电系参与组建了激光科研组,隶属于半导体教研组。1980年主编《激光原理》教材,沿用至今。1983年受学校派遣,赴美国斯坦福大学担任访问学者,创制“半导体激光泵浦钇铝石榴石激光器”。1987-1996年,受聘担任“国家863计划光电子器件与集成技术主题”专家组组长。1996-2003年,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副主任。2004-2015年,担任973计划专家顾问组成员。1993-2014年,担任中国光学学会副理事长、理事长。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校友专访 | 笃学励教 奉献雷达事业 —访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彭应宁
彭应宁,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1965年研究生毕业留校当助教,1978年任讲师,1985年升副教授,1989年经全校答辩破格晋升教授,1992年升任博士生导师。1990—1992年到美国南加大等大学以访问教授的身份进行了学术访问。1992年回国后担任电子工程系信检教研室主任,信检研究所所长,校学位委员会委员,电子工程系和微电子所学位分委员会副主席、主席,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信息和通信工程学科评议组成员,全国雷达学会副主任委员,全军防空雷达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和国家奖评委会委员,国家多项雷达重大项目的咨询和责任专家,总装雷达专业组成员,海军雷达专业组成员等职。同时还担任了多次国际和国内雷达大会以及亚太合成孔径雷达国际大会的副主席和程序委员会主席,还兼任了多个学术期刊的副主编和编委。
从清华园走出的皮尔斯奖得主 —访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二研究所冯进军博士
冯进军 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并在北京真空电子技术研究所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二研究所副所长、微波电真空器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电子学会会士和英国工程技术学会(IET)会士。冯进军博士曾担任 IEEE 电子器件学会北京分会主席,IEEE 北京分会主席,现为IEEE 电子器件学会真空电子学技术委员会委员,IEEE中国联合会主席。